无障碍 | 网站地图
 
>首页 > 工作动态

点赞×2!宝安区这些工作获《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报道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发布时间:2024-11-12

分享

  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4年第21期)中2次报道了宝安区纪检监察工作有关经验做法及成效。其中,“兰台论策”栏目刊发文章实践有方:织密制度网压缩隐性腐败滋生空间,介绍了宝安区在惩治隐性腐败领域的有关实践经验;“广角”栏目刊发文章广东深圳宝安区 设立监测点促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介绍了宝安区在探索构建覆盖区、街道两级的营商环境监测点体系方面的工作成效。具体内容如下:


11-12-1.jpeg


-兰台论策- 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系列报道(下)

【实践有方】织密制度网 压缩隐性腐败滋生空间

  “为了掩盖行受贿事实,袁某某等人和地产开发商伪造正常业务往来的假象,地产开发商以工程材料款名义经多个账户将行贿款转至股份合作公司某班子成员指定账户,最后都进入了公司领导班子的腰包。”今年初,深圳市宝安区纪委监委组织召开国资集资领域警示教育大会,办案人员对某社区股份合作公司领导班子在土地开发中大肆敛财的腐败窝案进行深刻剖析,指出其中隐性腐败的情形,给参会的600余名区属国企、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等相关负责人敲响警钟。

  宝安区村集体经济体量大、股民多,上述腐败窝案不仅消解股民对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的信任,损害股民的切身利益,长远来看还对地区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针对该案反映出的集体“三资”监管薄弱、监督不到位等情况,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制度建设压缩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滋生空间。

  总结梳理此案中出现的“借集体决策名义集体违规”“围标陪标”“个人或少数人决定重大问题”等行为,今年4月,宝安区纪委监委联合区集体资产管理局印发了《宝安区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经营管理与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负面清单》,围绕六大纪律、物业出租、土地开发、工程招标等16个方面,制定117项条款,并通过自查自纠、集体考试、推动街道相关负责人对辖区内“三会”成员逐个谈话等一系列措施,强化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人员对负面行为界限的理解认识。

  结合案件暴露出的监管漏洞,该区纪委监委推动行业主管部门扛起主体责任、强化行业监管。一方面,规范大额资金支出。督促区集体资产管理局强化银企互联对接,在线实时监管各个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活期银行账户共计1185个,实现对百万元及以上的大额资金支出进行实时预警,提示区、街道两级集体资产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强化财务信息公开。督促区集体资产管理局在综合监管平台专门设置信息公开模块,与“i深圳”等群众常用的电子信息平台互通,股民可以实时访问、查询、监督公司财务信息。相比以前只在公示栏公示5日的方式,在群众常用的平台互通公示更能有效撬动股民的监督作用,使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能够在阳光下运行。

  “我们将进一步把案件查办与警示教育、制度完善、清廉建设等结合起来,提升监督监管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从根源上阻断新型隐性腐败滋生蔓延。”该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11-12-2.png


-广角- 

广东深圳宝安区 设立监测点促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宝安区纪委监委探索构建覆盖区、街道两级的营商环境监测点体系,紧盯职能部门在依法履职、服务效能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以“实时监测一精准分析-推动解决”的方式,促营商环境提档升级。营商环境监测点主要通过专项监测、问卷调查以及接受来电来访等方式开展工作。石岩街道一家小巨人企业因经济纠纷导致无法正常办理房屋租赁凭证,监测员发现后及时上报, 区纪委监委协调推动解决了困扰企业的难题。自监测点运行以来, 共收集意见建议1063条,推动整改问题83个。

X

更多廉政资讯
扫码关注

清廉宝安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