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网站地图
 
>首页 > 综合要闻

宝安 织密基层监督网 增添群众幸福感 用心用情解决“急难愁盼” 守正创新提升治理效能

来源: 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4-10-12

分享

  群众提出意见诉求,政府办理进度慢、处置效果不好怎么办?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属地管理部门不作为、不善为怎么办?

  加强基层监督,成为宝安破解问题的法宝。聚焦群众、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宝安区持续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建设,把监督、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起来,推动建立健全为民服务长效机制,以扎实有效的行动解民忧、暖民心,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就在身边。

  从优化自上而下的监督链条,深化基层监督“条改革”,到打造“1+1+6”监督贯通融合体系,促进各类监督“一盘棋”;从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集中力量查办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到加强科学技术支撑,开发打造智慧监督平台……一系列具体实践不仅有力推动宝安基层监督末梢更加“灵敏”、力量更加协调、体系更加完善,也让基层监督加快实现了工作有效到群众有感的“质变”。

  纪检监察工作是人心工作、群众工作。坚持把“人民群众是最大受益者”作为深化基层监督的方向与目标,新时期的宝安,新风正气更加充盈,正向着更加廉洁、更加高效的治理目标稳步前进。

  聚焦群众关切 靶向整治托举民生幸福

  从三个月到三天,这是在宝安区纪委监委督促下,一次居民诉求处置办结的效率变化。

  今年2月,一位市民通过“@宝安-民意速办平台”提交投诉,反映所在小区架空层被物业改造并违规住人,存在安全隐患。没想到3个月后,宝安区纪委监委在督查中发现,该问题仅有情况回复,但其实并未妥善处置、切实办结,于是第一时间发送提示函,督促街道整改、压实主体责任。之后仅3天,架空层的住宿人员便被全部清空,违规住人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聚焦群众诉求办理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今年以来,宝安区纪委监委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协同联动、强化跟进监督,有力有效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依托“@宝安-民意速办”平台,宝安构建区、街道两级民生诉求办理效能监测点,配备专职监测员,同时出台《民生诉求转办处理及监督协作办法》,采取“回头看”等方式确保真改实改,实现民生诉求“统一入口、一体分拨、规范管理、标准处置、有力监督”。目前,宝安区纪委监委已开展“回头看”实地核查行动19批次,推动解决民生问题实事248件。

  “多亏了巡察组的同志协调推动,现在物业管理越来越规范了,小区环境也越来越好了。”面对宝安区委巡察办工作人员的回访,安华海滨小区的业主开心地说。

  安华海滨小区位于宝安区新安街道上川社区,是已有30多年的老小区。整改前,该小区管理方式非常落后,存在乱扔垃圾、乱停车、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令业主苦不堪言。

  了解情况后,宝安区委巡察机构将其作为巡察立行立改事项,督促上川社区党委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开展整改整治工作。现在,该小区停车位已重新规范划线,消防通道上乱停乱放的车辆已完成清理,各楼层消防安全设施和卫生管理得到完善。

  据悉,2021年以来,宝安区委巡察机构将全区124个社区列为巡察全覆盖对象,推动解决上学难、出行难、看病贵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此基础上,宝安捋顺多部门监督协作机制,确保民生诉求办理流程清晰、责任明确,推动群众总体满意度由89%提升至98%。

  优化营商环境 纠风治乱护航经济发展

  今年,宝安区福海街道福盈工业区的入驻企业惊喜地迎来一轮降租。作为园区运营方和区属国企之一,产业发展集团主动将续租价格由40元下调至32元,预计将为企业降低成本92.5万元。

  这得益于宝安区开展的产业空间租赁市场综合整治。针对租赁市场乱象,宝安区成立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下设5个专项小组和10个街道专班,实行多部门联合作战。区纪委监委同步制订专项监督方案,紧盯利用职权在产业空间租赁中充当“幕后组织者”的违纪违法行为,对企业反映强烈的产业空间租赁市场乱加价、乱收费等现象,执法人员假借安监、环保等执法名义与“二房东”和非法中介内外勾结等问题,打出调研摸排、案件查办、综合整治“组合拳”。

  在招租“源头”,宝安区纪委监委推动区集体资产管理局制订《宝安区集体物业招商招租管理办法(试行)》等5项制度,从机制入手确保集体物业招租公开、公平、公正。租赁过程中,区纪委监委严肃查处区属国企、社区股份公司等违规转租牟利等腐败问题,坚决纠正街道一线执法人员“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形成有力震慑。同时,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同向发力、一贯到底,以整改实效赢得企业认可。

  例如,石岩街道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因二房东与前业主产生经济纠纷,无法正常办理房屋租赁凭证,面临生产许可证无法续期甚至停产等风险。专班得知该情况后,立即协调相关部门介入处置,三日内帮助该企业办取房屋租赁凭证,及时高效化解了企业的发展困境。

  目前,宝安区纪委监委已累计推动整治重点园区73个,惠及企业1690余家,清退“二房东”40家,预计每年为企业降低运行成本7934万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宝安区纪委监委围绕经济发展中心工作,持续推动构建亲清统一的政商关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清障、破阻、护航。

  去年11月,宝安“1+10”区、街道营商环境监测点正式启动,在全市率先构建覆盖全域、深入一线、常态长效的营商环境监测网络。其中,区监测点主要负责统筹协调、成果运用、分析研判、督办推动;街道监测点主要负责日常监测、问题收集、情况上报、跟踪回访等。

  自建立以来,宝安区、街两级监测点对漠视企业诉求、基层“蝇贪蚁腐”、惠企政策落实不力、滥用职权、违规执法等五类问题进行重点监测。不少企业表示,纪委监委力量的到来,给他们“吃下了定心丸”。

  改革创新为笔 书写监督治理新答卷

  基层是改革创新的主战场,加强基层监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

  宝安是深圳的产业大区、人口大区,企业与群众的发展需求类型多样,涉及群众现实利益的问题与矛盾错综复杂,基层监督点多、线长、面广,更加需要突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构建基层监督体系机制,以监督利刃推动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近年来,宝安区纪委监委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从激活监督末梢、整合监督力量、突出监督重点、畅通监督渠道、升级监督平台等维度入手,着力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基层监督格局,不断推动基层监督从有形覆盖转向有效覆盖,将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优化“街、社、司”监督链条,激活基层监督末端“触角”。宝安做实社区监督员制度,在所有社区择优选配监督员,实施相邻社区联动开展监督检查,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

  打造“1+1+6”监督贯通融合体系,全面整合基层监督力量。通过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出台“巡审结合”“纪审联动”“巡督协作”等系列办法,实现纪检监察、组织、巡察、审计、信访、督查等各类监督贯通协作,破解监督“几张皮”难题。

  深化教育、卫健系统内设纪检机构改革,加强民生重点领域监督。在教育系统,推动5个学校集团、6个学区、7家公立学校设立纪委;在卫健系统,推动9家公立医院集团统一设立纪委及独立纪检室,以点带面强化对全区15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

  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拓宽线索收集渠道,让监督“探头”无处不在。出台“六访”工作机制,“面对面”接访群众,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主动对接审计、信访、财政等职能部门,多渠道收集问题线索。

  开发智慧监督平台,为监督插上“科技翅膀”。充分运用大数据、AI等新兴技术,打造政府投资和采购项目信息化监督平台,通过嵌入式、全流程对项目信息进行跟踪分析、动态预警,把事后监督转化为全过程闭环监督,实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截至目前,平台已覆盖1.17万个政府项目,筛查发现各类风险2500余项。

  风正时济,当扬帆破浪;激浊扬清,为发展护航。以改革创新为笔,以“再造一个新宝安”为卷,宝安区纪委监委将继续书写监督执纪的新思路、新办法、新答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宝安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X

更多廉政资讯
扫码关注

清廉宝安湾